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

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阅读教学 |人气:630

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阅读教学,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

周华章
内容摘要

随着广东省初中语文中考试题的专项考查,名著阅读逐渐引起了初中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列举了中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三种常见误区:以“压缩饼干”取代“原汁原味”,以“面目全非”取代“原始风貌”和以“只鳞片爪”取代“消化吸收”。并结合具体的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三点优化对策:一是真读,即通过内容概括、复述抽查和读书札记等方式真正熟悉文本;二是精讲,即通过总体把握和含英咀华给学生以阅读示范和提示;三是巧练,即通过片段展演、专题探究、主题交流、模拟命题和答题训练等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和应试能力。

关键词  中学 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毋庸讳言,语文教学承担着“近为考试,远谋发展”的双重任务。长期以来,虽然从主管部门到一线教师都意识到文学名著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往往有所提倡,但始终没能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实效。自2007年全省中考正式将文学名著列为“阅读”板块的考查内容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所选定的12部文学名著才真正引起了所有初中语文教师的空前重视。但由于此前普遍缺乏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导致种种事倍功半,甚至“颗粒无收”的后果。

一、中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

1.以“压缩饼干”取代“原汁原味”。

许多学校的师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从初一就开始有计划的逐步“蚕食”这么多的名著,到了初三复习阶段时间一紧,更不可能逐一详细阅读原著,就寄望于“压缩饼干”式的强化记忆。以《西游记》为例,将整部名著分为作者常识、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写作特色、人物评价等若干知识点,扼要的编印成一份备考资料,让学生囫囵吞枣地熟记,要求到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随机应变”。这种“为应考而记忆”的阅读方式很明显难以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不要说许多学生中考后不久就忘记了考前强记的名著知识要点,仅就应试而言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因为阅读主体——学生的缺席、阅读内容的替换必将导致名著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2.以“面目全非”取代“原始风貌”

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经费、阅读取向和重视程度等问题,学生难以得到原著,于是教师们常常无奈地要求学生阅读、收看甚至收听原著的替代品,诸如小人书、连环画、少年儿童版读物、影视作品、广播故事、动漫游戏、舞台戏曲、民间传说等等。众所周知,这些替代品往往加进了再创造者个人的意图,为了吸引读者以追求更多的商业利润,往往令原著“面目全非”,接受这些信息往往会误导学生曲解原著。

3.以“只鳞片爪”取代“消化吸收”

新课标中所选定的名著都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世界文学精华,每一部都一个结构严密、构思精妙的整体。但许多教师漠视这一点,通常采用三种办法简单处理了一部需要反复品读的精品:一是断章取义,抽取全书几个精彩片段让学生仔细品味,不顾及全盘,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品尝肯定会导致“顾此失彼”的应试窘态;二是浮光掠影,受外省市的中考试题影响,只是让学生熟记一些名著常识,根本不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深入文本,训练层次停留于“识记”而不是“理解”与“运用”;三是以练代读,选取自认为精彩或重要的章节片段,按中考题型设计一系列试题,让学生像做其他阅读题那样去做题,由于对全书没有整体认知,这种训练往往让学生如坠五里云雾,答案常常陷入理解片面的泥潭。

 
二、中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真读。

正如用餐不动碗筷不辨酸甜苦辣,游泳不入水中不知冷热深浅,名著阅读教学同样要要求学生必需扎扎实实地阅读原著,精华部分甚至需要反复品味揣摩。难怪毛泽东说过:“《红楼梦》不读七遍就没有发言权”①。为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可采用如下策略:

1.内容概括。

即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所阅读的原著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出来。如:计划用六周时间阅读《水浒传》,可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完二十回,验收标准之一就是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将每一回的故事情节用30字以内的篇幅概括出来,而且不得与原著每回前的标题和其他同学的概述一样。至于原著的来源,可以独自或合作购买、通过多种途径借阅、上网阅读,实在不行就去书店现场阅读。

2.复述抽查。

即随意抽取章节(回目)让学生复述故事,发现效果不佳的学生要求重新阅读。笔者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同桌互助、小组过关、全班复查、全级比赛等多种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对原著内容尽可能熟知。

3.读书札记。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只是消遣式的阅读势必达不到预期目标,应当要求学生经常写读书札记。笔者就常常让学生整理四类札记:一是内容提炼,主要是“将厚书读薄”,力求从不同角度浓缩原著,如人物的主要事迹、个性特征、主要写作手法等等;二是读后感悟类,可以是读书感悟,可以是只言片语的点评,也可以是感触良深的心得体会;三是质疑问难类,通常是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以备进一步的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如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被朝廷奸臣毒害的宋江要毒害结义兄弟?”“梁山好汉如果不招安结局会是怎样的?”四是精华摘抄类,即选摘自认为最精彩的片段以备交流和进一步赏析。

(二)精讲。

语文教师们的阅读经验远远胜过学生,又可以参考大量的专家的解读著作,他们精心准备的讲授往往给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但这种讲授宜精不宜滥,通常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1. 总体把握

在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尽管经过多遍阅读,学生往往对名著没能形成整体认识,大多只限于对主要人物、精彩情节等片段性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高屋建瓴式的整体讲授。讲授应主要关注如下五个方面:

(1)情节结构,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全书的总体布局和大致的情节安排,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而不是他们先前自主获得的零散杂乱的认识,比如《水浒传》先链式一一分述几位主要英雄人物的故事再渐渐汇聚到一起的叙事思路,《西游记》则主要由“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取经缘由和唐僧出世”、“西天取经”三大板块组成;

(2)人物形象,针对学生对人物认识常常偏颇于片面的缺憾,可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名著的人物形象,如《童年》中外祖父凶恶势利而不失慈爱,《水浒》中鲁达鲁莽豪直而粗中有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刚毅坚强而自卑等等;

(3)语言艺术,学生常常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教师因通过具体片段的示范赏析让学生真正把握名著的语言艺术风格,如《鲁宾孙漂流记》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式的叙事风格,《童年》则选择孩子的视角客观而不失孩子气的通俗易懂的叙事语言;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教学 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