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阅读教学 |人气:354

《〈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阅读教学,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浙江台州玉环县实验学校 康国军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论语》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所在。它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在人性缺失、道德沦丧、文化混乱等诸多社会问题存在之时,《〈论语〉选读》应运而生。

虽然《<论语>选读》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已有一些时日,但在教读过程中,还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客观的困难,如《论语》年代久远且是文言体,孔子本身在思想上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学生所面临的功利化、快餐化、碎片化时代,我们难以去改变,我们只能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做我们可以做的。

那么,教读《<论语>选读》,我们应具备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以下我将在这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一.内外兼修,加强自身学习是教读《<论语>选读》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应该说,在中学课堂,我们也有才高八斗、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师,但估计凤毛麟角,可能绝大部分是对《论语》只知只言片语,一知半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匆匆上阵者,他们,也包括我,对《论语》无整体系统的阅读,理解肤浅。“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了尽可能地上好《<论语>选读》,仅靠课下注释、译文和教学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全面、系统地,至少通读一遍《论语》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至少得读一本辅助性的资料,如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现代历史学家兼国学大师钱穆的《论语新解》、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事实证明,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上课越能游刃有余,学生掌握知识就越容易。

二.多方联系,适当补充是教读《<论语>选读》最不可或缺的方法。

联系现实。《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的“压缩饼干”,虽然历经二千多年,但经典却永远不会消融,因此将《论语》篇章与现实联系并融合起来是增加兴趣的方法之一。“入乎其内”,还需“出乎其外”。例如教《为政以德》时,我就列举了2009年重庆“妈妈城管”柔情执法,却遭冷眼冷语,无端谩骂,甚至野蛮殴打等,最终纷纷辞职的事例来表明这一主张的理想化与局限性;执教《仁者爱人》,就列举了2009年重庆的哥拒载孕妇的事例以及我国摄影家卢广凭借《关注中国污染》专题,获得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事例;谈到“礼崩乐坏”“觚不觚”“君不君”,孔子要“正名”,我就引用了现在流行的一段“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

联系语境。《〈论语〉选读》,是由编者对20篇的《论语》根据主题的需要重新辑录的,除了《沂水春风》之外,其余均不具有典范的文章学意义。另外,正如编者坦言,“凡本版语文教材已选的,本教材不再选录”,这就使得同一主题下还有部分语录未能选录,如此一来,原本紧密联系的段落就可能被割裂。所以在执教时,联系语境是必要的,甚至是理解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语境,不局限于文章的上下文,也包括整部《论语》,甚至包括故事背景等。像执教《沂水春风》,我们解读孔子对子路,就有必要联系前面章节中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理想,子路对荷蓧丈人“不仕无义”等的评价,有必要补充交待子路最后战死沙场时“君子死,冠不免”的“结缨遇难”,有必要补充交待孔子依赖子路以及孔子对子路特别的期待与严格的爱的“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等话语。

联系名人的见解。《论语》距今两千载以上,它经历过历代读书人的集解、集注、正义、别裁、疏证等,留下很多有代表性的注解著作。对同一句话、同一个问题,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朝代的文化人往往做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楚狂接舆”, 何晏集解邢昺疏的《论语注疏》中说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而钱穆《论语新解》中则说楚狂接舆,楚之贤人,佯狂避世,失其姓名,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称之曰接舆。南怀瑾《论语别裁》和云尘子《论语说解》说楚狂是楚国的傲世而志向高远的人,接舆是他的名字等。提供多种理解,特别是名人的理解,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取舍定夺。

三.“一分为二” 、“拿来主义”是教读《<论语>选读》的重要原则。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但对待任何一种思想或文化,我们都不能不分是非全盘接受。“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会辨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很显然,对于万世师表的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思想无疑是应照单全收的。但孔子有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甚至应该摈弃的。例如: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他所说的“人人”并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孔子的教学内容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尽管他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另外由于孔子本人的阶级局限性以及受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他提出的“恢复周礼”的理想其实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的。伟大的鲁迅认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同样说明了其局限性所在。

至于孔子自身的矛盾性,从另一层面看,我们完全可以说夫子自道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率真且又自知的体现,是他快乐生活的体现,是完善自我的实践行为;为政以德和对助纣为虐的冉求的讨伐,可以看出真正的君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一面,“君子亦有所恶也”;而对管仲的评价等,恰恰体现的是孔圣人通权达变、灵活变通的伟大一面,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用行舍藏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完全是孔子不同的人生时期的感叹,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然对于有的方面,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还可以姑且存疑,存而不论的,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君子和而不同”,《〈论语〉选读》并不是一定要学生这样或者那样。

四.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是教读《<论语>选读》的有效手段。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论语》,兴趣来自于教读的变化,来自于多样化的教读方式。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做什么 论语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