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境遇式”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

“境遇式”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阅读教学 |人气:535

“境遇式”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阅读教学,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境遇式”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

袁源

[内容提要] 阅读文学作品能助人移情冶性,提高自身的修养,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中学生往往因为阅历不丰、审美经验不足等原因,难以真正领会文学作品的“美”,这就需要教师以符合艺术审美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方法加以引导。“境遇式”阅读法的实施,便是一条佳径。它让学生以自己记忆中的相关图景、阅读中的情景再现和想象中的情境描绘与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境界相观照、相遇合,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知的融会,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审美境界。
 
[关键词] “境遇式”、画面、场景、情境、实践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公冶长》)众所周知,文学之于人生起步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便是理所当然和责无旁贷的。然而,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又因为种种原因,往往成为中学生的难题。叶圣陶先生说:“在国文课内,要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他们入门。”(《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所以,探寻既是中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让他们心领神会的文学作品阅读途径,就自然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了。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它不不同于其他文字读物之处主要在于讲究艺术境界的创造。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将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进行形象化的构思,再以艺术化的语言表达而形成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有这么一段话:“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这里说到了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两个方面。作者用语言刻画形象,描画境界,让读者感到似曾相识的亲切和熨贴,产生“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感受,这样就完成了文学作品从作者到读者的真正创作过程。引导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也要努力使其走进作者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并在其中动容、动心、动情,进而移性,使情操得以陶冶,灵魂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

   “境遇式”阅读指导法便是一条带领中学生接受文学教育的途径。这里的“境遇”并非通常的境况、遭遇之意,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己记忆或想象中的生活画面、场景或情境与作者所描写的意境相会合、叠印,从而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共鸣。引导学生以“境遇式”的阅读方式与作者交流,与作品对话,自主而自觉地陶醉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之中,是中学文学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以画面复活唤醒记忆呼应

    文学作品里的“境”一般指的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具体作品里通常便是某种典型景象,这种景象在诗歌中尤为显然。宋代苏轼评王维的诗画作品时道:“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情画意是相辅相生的。而让中学生领会诗歌作品里的画意,步入诗境,则最好以其亲身经历或阅览经验而沉淀于记忆中的相关画面进行映照,使之萌发如临其境的感受,而达到如坐春风的阅读境界。

    (一)从画面内容找寻记忆印象

    画意总是通过具体的“物象”呈现的,诗歌中通过语言描绘的画面也是如

此。而某种或某几种能唤起与作者相类似的感触的“物象”,通常就能成为读者深入欣赏的契机。因此,善于引导学生从画面上的具体景象入手,找到感点,学到真知,是大有裨益的。

    1.分析画面内容

    要了解诗情“画”意,首先须得善于分析画面内容。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理论认为:诗歌以意境取胜,意境又由意象构成。对于中学生而言,意境便可理解为诗句所呈现的画面,意象便是组成画面的景物和人物等。因此,分析画面内容,便是分析构成画面的“物”。例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首先让学生找出诗中出现的“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人眼”、“浅草”、“马蹄”、“绿杨阴”、“白沙堤”;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除了多数出现在早春,具有早春的特点外,还能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受。再引导学生查找景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不难发现,画面的构成是这样的:低低的云脚压伏在宽广的水面边际,春阳照射的树杈上,早莺争鸣,新燕筑巢,赏春人骑马漫步在绿杨飘拂的白沙堤,看着迷离的花影,踏着融融的小草,画面由此充满清新、悠然的动态美,正与早春万物复苏的景象响应。学生对诗歌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倘能分析到这个程度,对诗意的理解已然不太困难了。

    2.回忆曾见景物

    理解诗意还是间接的,被动的,旁观的,真正感受到诗意美,读者必须让自己与诗中画意产生“目遇”之感,因此,让学生由阅读到的景物,回忆自己曾见过的该景物,是非常必要的步骤。依然从《钱塘湖春行》说起:在学生分析了画面内容后,让学生自选其中的一个景象,回忆自己曾见此景物的时间、地点、缘由等,并对其进行描绘。有同学选了暖树、乱花等,描述自己的所见:院子里有一棵大树,春天到来的时候,阳光照射在树叶上,新发的嫩叶一点一点的闪亮。花坛里的月季、迎春和旁边花盆里的富贵兰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这番景物描绘,已有了盎然春意,到与诗人产生遇合之感便不远了。

    3.发现相似片断

    将自己曾有过的眼中之景与诗中的景象一一对应,发现相类似之处,并由此类似之处得到内心的感动。如何找到相似之处呢?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还是说到《钱塘湖春行》的教学。当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诗中的景物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诗中景物的修饰语,如暖树之“暖”、“乱花”之“乱”和“浅草”之“浅”,思考诗人看到了“树”、“花”、“草”的什么样貌,才采用这些修饰语的,如树在阳光的照射下,花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草是嫩绿的、笔直的,刚长出头,并回想自己早春曾见的此物,是否也有此特点。这样的联系,能让多数学生有所体会,他们多半能在自己的回忆中,如同真正看见了“暖树”、“乱花”和“浅草”,目光穿越千年,与当年诗人的所见相通,实现神游诗境的心旷神怡的目的。

    (二)从画面构成搜寻记忆留影

    由多个意象构成意境,必然有其组合规律。让学生从具体的作品出发,探究并了解诗歌画面构成的道理:如意象类别的选择、摆放的位置、出现的顺序等,并由此分析,寻觅自己的记忆内存,寻找有近似组合的景象,从而发觉自己可能忽略甚至熟视无睹的感动,满足文学作品阅读的审美需求。

[1] [2] [3] [4]  下一页


如果觉得“境遇式”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文学作品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