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人生、命运、国家之“望”——《杜甫诗三首》教学后记

人生、命运、国家之“望”——《杜甫诗三首》教学后记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阅读教学 |人气:269

人生、命运、国家之“望”——《杜甫诗三首》教学后记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阅读教学,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方面的资料。

人生、命运、国家之“望”——《杜甫诗三首》教学后记

徐志耀

教学《杜甫诗三首》时,我们备课组讨论时就提出了两点主要意见:一是紧扣一个“望”字,贯穿《望岳》与《春望》的解读;二是把三首诗的解读与诗人的经历联系起来。课前提示已经指出三首诗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的,并要求学生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而上述的两点意见恰恰可以对应这两点内容。但是,教学这三首诗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三首诗均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解读三首诗的书籍汗牛充栋,如果单纯地讲解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如果是单纯地朗读则会使课堂变得形式化,也难以有效果。因此,解读诗歌的路径虽然很明确,但如何解读依然是很大的问题。

基于此,我就思考如何从“望”字入手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并且如何将诗歌与诗人的生活历程与诗歌的内容结合起来。我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发现如果从甲骨文的字型来看,“望”写作“”,为一侧身之人立于土堆之上,竖目,瞳子突出,有登高远看之意。而在《说文解字》中,又将“望”作为会意字,其中“亡”指朔日无月;“月”指朔日之外的所有月相,从娥眉月、上下弦月到圆月;“王”意为“最大者”,“望”字就指一月中月亮最大之时,故在古文中“望”又指阴历十五日。而正如苏轼《水调歌头》“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人都期盼着月圆之时,故而“望”字也带有了期盼的含义。综上所述,“望”有远看及期盼之意,而这两种含义,在《望岳》与《春望》之中均有所体现,这就需要学生去发现了,也是我教学设计的主要线索。不过,在教学两首诗时,我突出了两首诗不同的特点。

《望岳》一诗的登高远看之意在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句为设问句,也是为后面的描写营造一个高昂的氛围,而“齐鲁青未了”则将辽阔的齐鲁大地尽收眼底,“未了”两字更表现出视野的无边无际,所见之博已经令人惊叹了。而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表现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表现其高耸的气概。但“造化”“阴阳”“昏晓”几个字则将自然天地涵盖于其中,自然万物的神奇秀丽似乎均在这里展现出来。而一个“割”字则显示诗人必定身处山脚或山腰,自下而上仰观,亲眼目睹了天地被这雄奇的大山所分割、改变的雄壮景象。此刻,一种包容自然、改造天地的气概同样在诗句中表现了出来。曹操在《观沧海》中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句,将宇宙中最神奇的景象收入其中。杜甫这两句诗与之有着相同的构思、相同的气魄。不过,曹操的诗至此终结,但杜甫的诗还有递进的空间。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看似写泰山奇丽的云海,纷飞的归鸟。但“生”与“入”两字则将诗人的心胸与雄伟的山峦联系了起来,此刻诗人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但胸襟却更加开阔。他已经融入了这片奇景之中,同样也如这片大山一般包容万物,一般浪起云涌,豪情壮志如泰山般高耸云霄。而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点出此时诗人并未登顶,“众山小”一词表现出更加博大的胸怀。原来,前三联所描写的奇景仅仅是诗人所见的景色,而登临泰山绝顶之后,所见之景还要超越眼前之景,那将是一种俯视宇宙万物的豪壮气象,一种吞吐天地的雄伟气魄,这也正是诗人心中的期盼。教学这首诗,我就以递进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感受到那节节上升的气势与豪迈雄壮的风格。

全诗前三联均写“望”的实景,而尾联则重点表现“望”的期盼之意,但全诗却又层层递进,诗歌所表现的景象一联高过一联,一联大于一联,至尾联,雄壮豪迈之气便到达了顶点。这一手法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常常用于表现豪迈的情怀。例如王之涣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中原大地尽收笔下,景象之宽广似乎已至顶点,但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又递进一层,让人们去想象更加辽阔宽广的景象还在后面。雄壮的情怀被层层递进,并且将顶点设置于诗人的想象之中。李白吟诵泰山的诗句有“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看似豪迈,但有些过头,将诗句的境界写到了极点,反而有些苍白无力,与杜甫的诗句相较可谓高下立判,无怪汪曾祺先生以“洒狗血”评之。

研究者一般将杜甫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本诗就作于杜甫的读书和漫游时期,此刻的诗人还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亦不缺乏“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的自信,这些均在诗作中体现了出来。杜甫的《望岳》诗中共三首,还有一首写望西岳华山,是其在安史之乱时在关中所作,另一处写望南岳衡山,则是晚年漂泊时的作品。三首《望岳》,贯穿了诗人的一生,也表现出诗人的生命历程。正是十年长安的时期让诗人看到了盛唐繁华背后的苦难,使他开始关注底层的民众,而安史之乱则让他真正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变,《春望》就是他这一段生命历程的代表。

《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之时,诗人被叛军俘虏,困于长安城中。此诗中表达远望的诗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则视角放至整个城市,乃至山河国家。而当年繁荣的城市此刻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个“破”字写尽了诗人心中的悲痛。诗人在《悲陈陶》中写道“野旷天低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而此刻城中“胡儿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敌兵肆无忌惮更令人心碎,“破”字的背后隐含了多少血泪而悲凉。而“山河在”则表现出山河依旧,景物的依旧,两相对照,熟悉的山河再次映入眼帘,引发的只能是无休无止的痛楚。杜甫在《哀江头》一诗中有“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之句,面对熟悉的春日美景,只能暗自垂泪,用昔日美好的时光来哀悼今日的苍凉。“国破山河在”,短短的五个字,以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深沉的悲哀。“城春”与“草木深”也是鲜明的对比,明媚的春光与幽深的环境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恐惧。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远望的解读已经由空间转向时间,而范围也被大大地延伸了。对战争的恐惧,对亲情的眷恋,对和平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均在诗句中表现了出来。此刻,尽管与家人相隔着遥远的距离,血腥的疆场,但心灵的联系却不会被切断。“烽火”与“家书”之间的对比同样也表现出当时所有身陷战火的人民的期盼。以强烈的对比表达内心悲凉的情感同样也是诗歌中的常见手法,杜甫《十七日对月》中首联“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就是如此,月亮“仍圆”,但人却“独老”,应团圆之时却只有老身对月,对比之中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同样也使用相似的描写手法,以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助。因此这一句与“国破山河在”一起,均被作为了表达亡国之痛的代表诗作。教学这首诗,我就以对比为教学的重点,突出了诗句中不同形象的对比,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沉痛悲怆的内心,把握诗歌悲凉沉重的情感。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人生、命运、国家之“望”——《杜甫诗三首》教学后记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国家 杜甫 教学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