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学习教育幼儿教育幼教管理经验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

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

日期:12-27|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幼教管理经验 |人气:691

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幼教管理经验,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幼儿园管理经验范文,幼儿园管理经验介绍方面的资料。
文 章
www.weixiu6.com

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

      -------------浅谈学习新《纲要》后的认识

学习完新《纲要》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教育理念的变化。旧《纲要》是注重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主体;新《纲要》是注重教师的导,以孩子为主体。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的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就需要自身的提高和探索。可以说新《纲要》的实施,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飞跃!对幼教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

通过对新《纲要》的学习,使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纲要》总则的四、五条中都反映了“教育以儿童为中心”、“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的观点。我想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同时又是很单纯的。准确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的认识幼儿,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深入的了解他们,深刻的理解他们,才能有效的教育好他们。通过一年的小班教学,我发现一般孩子都有好动、好奇、好说和喜欢模仿等特点。作为我们就应该保护孩子们的这些天性,利用他们这一特点,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有一次我拿出来两张不同的信纸放在桌子上,然后自己坐在一边。立刻,就有许多孩子围了上来。他们有摸的、有说的、有的还拿起来看看,请听听他们的对话吧:“快看,这张纸上有花,这张纸上没有。” “这都是写信用的纸。”“这张大,这张小。”“哈哈,你们闻闻这张还有香味儿呢,这张就没有。”“我姐姐告诉过我,这张是大人用的,这张是小孩用的。”“这张纸软,这张纸硬。”……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对这两张纸进行讨论。说出了信纸的简单用途及分类。而老师所要做的是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帮助幼儿总结一下他们的探究结果就行了。这样看来,幼儿是可以以自身为主体,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育效果。

倾听幼儿的讲话,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究活动。看起来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赢得了时间!用这种探究式教育来代替以往的告诉式、灌输式教育,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孩子真正做了教

育的主人!

但是要想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就必须充实他们的大脑经验,也就是丰富他们的环境范围。幼儿的知识能力是由经验而来的。环境越广泛,知识就越多,能力也就越强。在新《纲要》中曾多次提出给孩子创设适宜他们发展的环境,而这种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究竟在哪里呢?当大自然渐渐被高墙、铁栏、紧锁的教室所代替的时候,卢梭便开始大声疾呼:“让孩子回到大自然吧!”

孩子一旦走进自然界,便完全恢复了自己的天性。再那里无拘无束,从那里他们会知道,松树是会冒油的;小草是会变黄的;树叶会掉下来的;泥土是可以垒城堡的……他们会用自己的身体来感知自然界中的律动,用自己的身体来倾听自然界中的声音。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去看农民伯伯收秋。孩子们各个兴高采烈,他们会用棒皮当成翅膀,在田地里尽情飞舞;他们会指着粘有露珠的棒穗问我:“老师快看,他身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水珠呢?”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国胜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在那里,他们懂得了珍惜粮食,懂得了疼爱父母,认识了马、拖拉机、大汽车,知道了蚱蜢是坏东西……回来后,他们自己动手画了大大的玉米,用棒皮给小熊安上了翅膀……这些来自于自然的教育是最真实的、最本土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限制孩子

1、行为的限制

由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对什么都产生好奇,都想

去亲身实践一下,都想自己去摸一摸、碰一碰、试一试、尝一尝、问一问,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效果,喜欢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便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限制孩子的行为。就拿最简单的上课发言来说,时常当孩子主动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时,往往是边说边举手,或者屁股离凳子老高,边举手边叫着:“老师,叫我,叫我!”更有甚者,干脆直接跑到老师跟前,急于说出自己的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为了稳住常规,一味的强调坐好、举手、闭嘴,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回答问题。这样做不仅限制了老师和更多孩子的交流机会,还淡化了课堂气氛,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孩子好动的天性。天长日久会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教师在行为上对孩子的限制,使孩子无法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也使老师无法获得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无法得到孩子最原始的信息反馈,也就失去了很多对孩子随机教育的契机。

2、思维的限制

有些教师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应该静静的听,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究和自己学习的特性。对幼儿实行思维“垄断”。比如:户外活动时,教师正在组织孩子们玩游戏,一架飞机从上空飞过。孩子们便停下游戏抬头去看飞机。有的边看边叫,有的边拍手边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致使当前游戏无法进行。然而,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期游戏内容,不顾孩子的兴趣转移,强迫孩子重新投入到游戏中。或者有些

教师爱说:“不许说话,好好听我说。”“照我的做,和我学。”“记住了。”“不对。”等话,使孩子们按老师禁锢的模式模拟学习,来限制他们思维的扩展。这些都无形中抹煞了孩子们活泼、好奇的天性。

3、教学计划的限制

我们的备课是事先准备好的,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思维灵活,跳越性比较大,不拘于教师的拟定计划范围之内,万一遇上意外,教师便千方百计的让幼儿向已定计划走。幼儿源自其经验的感兴趣的话题常常被忽视制止,为计划“让路”。比如:教师要通过一辆有两种颜色的汽车教幼儿认识颜色,而幼儿却讲起了回家路上看见的汽车。教师则让幼儿停止思路,来和他认识颜色。把学习限制于计划之内,却对这种来自幼儿生活事件的计划之外的学习相对忽视,这就使教育脱离了幼儿亲身体验,也使幼儿远离了自己的世界。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项目教学法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孩子的谈话和平时的观察中寻找兴趣点,从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既符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又满足了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得到各种发展。

 4、环境的限制

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一个关于环境话题的讨论,目的就是想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中自我创设、自我欣赏、自我启迪、自我发展。可是实际中我们往往在主观和客观上给自己找一些理由,变相的在环境创设中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例如:“把你的贴在这。”“你画片叶子,你画个小人。”“你把它涂成红色。”……类似的话便在我们的美术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让孩子做教育的主人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幼儿园管理经验范文,幼儿园管理经验介绍,幼儿园管理经验范文,幼儿园管理经验介绍,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