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实习总结报告《工人日报》驻广东站实习报告

《工人日报》驻广东站实习报告

日期:10-20|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实习总结报告 |人气:770

《工人日报》驻广东站实习报告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实习总结报告,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范文方面的资料。
《工人日报》驻广东站实习报告 
  
  在大三下学期还没有结束之前,我就开始了实习。通过介绍,我取得了在《工人日报》实习的机会。 

  在和《工人日报》驻广东站的站长叶小钟老师正式见面之前,我就和我的两个搭档一起合作完成了一篇报道——《广东强化环保新思路和新举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成为铅字在报纸上发表,而且篇幅也很大,心中的雀跃之情不能用文字表达。但是,我却发现,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和我们当初写出来的有很大的区别,被编辑改动了很多,;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其他媒体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内容,这让我感到很惶恐,因为我认为经过这样加工之后的文章太好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但是报纸又署了自己的名字,竟感觉有点欺骗的成分,不过这种想法随着实习工作不断深入而渐渐消失了。因为,我们的执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课。 

(博士教育网www.weixiu6.com整理)

那天,我有幸和叶小钟老师共进了晚餐。这次会面,叶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新闻编写的一课。叶老师首先跟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工人日报》的历史、《工人日报》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些新闻的采写方法,等等。 
叶老师告诉我们,新闻不是非得要在新闻发生的当时就报道,有些要,但是有些却是在新闻发生之后很久才能够出新闻报道的,因为新闻要素不齐全,要等新闻要素齐全才能报道。而这些新闻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深度报道,这样就要求新闻报道者掌握更多的资料,对事件了解的更加深入。所以,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才能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新闻报道。 

因之前的一些疑惑,我问了叶老师一个很冒昧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大量引用其他报纸的内容,在做法上是不是有违道德?这种做法好不好?”叶老师是这样跟我说的:《工人日报》是一份全国发行的报纸,作为广东站成员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报道在广东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全国人民了解到广东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做法。在这一点,我们不能只是考虑到个人的问题,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放宽一点,不要因为这样束缚了自己。 
………… 
经过这次谈话,让我明白以后怎么做一个实习记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第一次开会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工人日报》担任实习记者的日子。在实习进行到差不多快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实际参加了了三次新闻发布会,也出了两篇文章。总的来说,成绩与表现还不是特别好,但是却算是踏出了实习的第一步。在短短的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到了平时在学校里没有接触的知识,以及一些实践的经验,同时对新闻采编出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7月20号,我参加了在广州市政府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记者招待会,这是我第一次出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并且是以实习记者的身份,这让我想起来有点兴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不要失礼! 

赶到广州市政府,坐在新闻发布厅,面对着“真正”的各大媒体的记者,面对着以前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长枪短炮”的场面,我试着努力让自己表现得老道一些。 

在新闻新闻发布厅,我不敢怠慢,认真的阅读发下来的新闻通稿,试图在其中发现适合《工人日报》的有价值的新闻。在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记者提问环节,我也很认真地学习其他记者提问的技巧和切入点,学习他们提问的方式。 

在这次的车展任务中,我发觉最大的障碍是,我对汽车不是很了解,发现不到和发掘不出里面的新闻点,对于新车,概念车之类的概念不是很了解,这对于编写新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样就缺少发现新闻价值的敏感度。 

之后,叶老师有叫我查找和积累一些这次汽车展的相关资料,为以后的新闻报道准备新闻要素。因为叶老师说过,新闻有时候不是当事件发生之后马上就可以出,有时是要等到新闻要素齐备之后才能出,所谓“功夫在课外”,我们要把这些准备工作提前做好,而我也在努力中,同时希望以后能够在报社的实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虽然,这次写的新闻稿没能在报纸上刊登,但是,我觉得这个第一次就算是新的开始,以后继续努力! 
还有一次,是有关瑞典“歌德堡号”重回广州的相关报道。按照老师安排,我参加了“歌德堡号”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之前的第一次没能参加),现场掌握了有关的资料,但是由于《工人日报》的是全国性的报纸,有些地区性新闻并不能马上、直接在报纸上进行报道,所以,这次的新闻并没有马上编写。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没能继续跟进这个盛事。但,我都有留意本地媒体的相关报道,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后来发表了《“歌德堡号”的前世今生》这篇文章,这也是平时积累的成果。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也经常参加一些省政府、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长了一些见识,也算是增加了作为实习记者的一些实战经验吧,还有就是作为学生的社会经验。 
  
第一次采访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次我们去从化采访救人英雄——李平山工人。 
7月29日,我和搭档苏丹霞两个人接到叶老师安排的新任务,两人早早的就出发,前往我们今天采访的目的地——从化。而在此之前,我们除了采访者的姓名和大概的工作单位之外,其他情况是一无所知。我们深知,这是一次艰难的任务。但我们都没有放弃,在出发前的晚上,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查找路线,准备采访提纲,提出应急方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自己的第一个独立采访任务做到最好。 

按原计划,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从化街口,我们打算在这里转车前往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但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障碍。原来,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之前媒体报道的采访对象的工作所在地方——红岑村,是个错误的信息,应该是红岭村,但是我们也不能最后确定说,红岭村就是我们到找的地方。为了不让此行白跑一趟,我们决定到红岭村去找到流溪河农场,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得当地人指点,我们到达流溪河农场,而当时正值休假时间,农场办公室无人上班,找不到负责人,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办公室值班人员的身上。从值班人那里,我们获得了采访对象的手机号码,并与他取得了联系,获得了采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我们驱车前往采访对象的家里,开始了采访进程。由于是第一次以实习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有点紧张。而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于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很愿意发表意见,始终处于一种低调的状态。虽然我们采取和他闲话家常的迂回战术,但是,采访还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没有直接获得比较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这时,我们的心里不禁暗暗着急起来。 

跟着,我们走访了采访对象的工作地方,查看了周围发生事故的地方,并继续和采访对象及其工友闲聊。在闲聊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负责这一带交通路况的吕田中队在距离此处十几公里的地方。我们决定到那里去了解一些信息。 

辞别我们的采访对象,我们两个人赶到从化市吕田交警中队。 
在吕田交警中队,我们遇到了又一个难题。因为正值星期六日,中队长不在岗位上。碍于身份特殊,对我们的到来,其他警员似乎处于防备的状态,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不愿意多讲。无论我们怎么解释,也不愿意多谈。经过一番请示,还是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说要按照有关的手续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于公于私,都不能在未经程序的情况下,发表任何意见。 

带着不甘愿的心情,我们离开了吕田中队,这预示着我们今天一天采访即将结束。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至今仍让我们扼腕叹息的事。 

在我们即将离开吕田中队,准备搭车回去的时候,刚才接待我们的一个中队的警员开着车过来,好心地问我们要不要搭顺风车,送我们去搭车。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时热血冲头,也可能是刚才在里面受到一点挫折,我们“义正严词”地拒绝了人家的一番好意。看着警员开着车从我们眼前慢慢地走远,我们才醒悟我们错失了一个决好的采访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这个警员了解情况,获得更多的资料,但是现在这个机会就这样被我们一手断送了。我们在回去的路上,不断的自我反省,不断后悔,但是,机会往往就这样稍纵即逝,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回去之后,着手写稿事宜。面对着手头上少得可怜的资料,我们愁眉百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第一次,我认为我们的采访不是很成功的,但是,却从中吸取到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在采访过程中,虽然“闲话家常”的迂回战术是一种办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和进程,不要浪费宝贵的采访时间。其次,要对采访对象有大致的了解,拟好详细的采访提纲和有价值的问题;第三,面对采访对象不愿回答而你有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应善诱其回答,即使不能得到正面的回答,也可以进行旁敲侧击,得到想要的答案,(关于这一点,我也是理论多过实践,没有很好地掌握以及运用到实际中,不然,此次采访可能就会比较顺利)。第四,就是应该抓住一切让你能够达到采访目的的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实现。(这是血的经验和教训啊!) 

这一次的采访,虽然比较辛苦一点,但还算是进行地比较顺利,起码没有被拒绝或者说找不到采访对象——这也是我们之前设想的突发状况。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是考积累得来,我相信我的水平和能力一定可以在不断的积累和锻炼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后来,这篇人物专访也在报纸上发表了,题为——《李平山:12年来“鬼门关”义务救助600人》。但是跟往常一样啊,被编辑改动了很多,但是,我们却认为这次改得不怎么样,还是我们之前的好,这一点,我们坚持。 
  
非一般的实习任务 
  
在实习的期间,老师经常会分配一些开会、采访之外的任务给我们,例如:整理资料,打印文件等工作,对于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工作,我们也是认真对待的,丝毫不敢马虎应付。实习的后半期,我接到一个新的任务,就是把一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整理出来,弄成一个小消息。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挑战。因为之前接触的工作任务都是以经济或者人物采访等方面的为主,这次任务让我有机会尝试到新的领域。 

我把判决书全文认真地看了几遍,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抓重点,分出几个层次,把握事态的进展,为写消息拟好大致的提纲。 

但是,在弄清事情的发展脉络之后,我陷入了不知道怎么来组织文字和连接的困境,面队整理出来的资料,我左思右想,就是理不出头绪来,真是“巧妇难为有米之炊”啊。 

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求助。最近,另一个搭档——丘君花同学正在做一个有关矽肺病的专题报道,对劳动的有关法律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领悟。因此,我向她发出了求救信号。 

丘君花同学在收到我发过去的资料以及我整理出来的大致内容之后,很快就把重新编排的新的文章内容传回给我。看着她发回的内容,不禁暗暗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笨,所有的资料经过她的编排,就显得通顺自然多了,而且条理还很清晰,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么做呢?我在佩服丘同学的同时,还替自己的能力捏一把汗。这说明,我的编写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锻炼和加强,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看多写多练,务必让自己的编写能力在实习结束后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实习生的遗憾 
  
实习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样也会留有一些遗憾。 
在担任实习记者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原先我们很少了解到的社会的另一面。有一次,老师叫我去越秀区人民法院区旁听一个“民告官”的案件,了解一些情况。整个案件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在海珠区某小区的居民因反对某肿瘤医院将其分院建在小区内,提起诉讼,要求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撤销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那里,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触来自社会的心声。本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记者,对新闻的报道是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但,真的,有些事情,当你亲身体会到的时候,你就会有象我这样的感慨的了。 

那天下午,我去到越秀区的人民法院,和报料人肖先生联系,在现场看到,来旁听的居民个个深情都很严肃,在法官审理的过程中,有些人还一时情绪激动,这些,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刚开始,我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审判结束后跟他们了解情况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没有请律师的,是自己替自己打官司,那个肖先生,我看,俨然已经成为半个律师了,其专业程度还有架势决不输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律师。中国有句古话叫“久病成医”,肖先生的情况很切合。但,我想,如果不是无可奈何的话,大家也不会这样辛苦,这也是被形势所逼啊。当时,他们围着我,争先恐后地跟我讲述情况,他们的困境,那时,我真的感觉到了自己哪怕只是作为一个实习记者的责任,但同时,我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 

(博士教育网www.weixiu6.com整理)

后来,这个案件,因报社方面的原因,没有出什么新闻,想起那些居民脸上的盼望之情,我就觉得很愧疚啊。 
  
暑假的实习,让我走出校园,走出理论,从而更好的接触社会和实践,我会珍惜这段经历的。 
如果觉得《工人日报》驻广东站实习报告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范文,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范文,报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