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味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情况总结报告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

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

日期:10-20| 味学网| http://www.weixiu6.com |情况总结报告 |人气:372

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由http://www.weixiu6.com整理发布,类别:情况总结报告, 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年度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怎么写,工作总结报告方面的资料。
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

201x年专题调研
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
薛继春
    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从1998年开始实施,现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五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要求,按照我局制定的《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指导意见》,经过广大畜牧工作者的努力工作,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当前畜牧业形势和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一)基本形势
1、畜牧业发展概况
我市自实施畜牧业结构调整以来,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围绕新荣昌猪I系、“洋三元”、PIC五系配套良种猪等“三条猪”开展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市围绕“四大工程,六大项目,十大技术”的“4610”工程,“三猪、二牛、三只羊,建立一条禽兔产业带”的“3231”工程和“一个提高,四个重点,二个突破”的“142”工程,开展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到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年年有重点,年年有提高,年年有进步,使我市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201x年,全市生猪出栏1781万头,肉牛出栏44万头,山羊出栏209万只,奶牛存栏2.5万头,分别比1998年增长3.54%,36.65%,59.54%和66.67 %;全市畜产品总量191.29万吨,比1998年增长13.19%,其中肉类产量153.5 万吨,蛋类29.7万吨,产奶8.09万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9.64%,22.5%和72.13%。201x年我市人均畜产品占有量,肉类达到49.52 千克,蛋类9.58千克,奶类2.61千克。其中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蛋类人均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左右。
2、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情况。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四年的结构调整,使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具体体现为:一是良种畜禽供种能力明显增强。在生猪方面,我市从国内外先后引进了丹系长白、约克、瑞系长白、约克,到201x年,已初步建成以市种畜场、市养猪研究院、市种猪场为核心,以区县二级扩繁场(制种场)为网络,以农户制种为载体的生猪良繁体系。全市“洋二元”母猪,PIC父母代母猪等良种母猪已达60余万头,占全市存栏母猪的45%。比1998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年可生产瘦肉猪1000余万头,其中瘦肉率62%以上的优质肉猪近200万头;在牛方面,全市已初步建立10个区县级肉牛冻精贮运中心,280个乡镇人工授精站,正在建设一个市级良种牛繁育中心。201x年全市良种牛冻精使用量达到25余万支,改配黄母牛及奶牛15万头;在山羊方面,全市已初步建成5个市级种羊场(其中波尔山羊、黑山羊种羊场各1个,南江黄羊种羊场3个),21个区县级扩繁场,良种山羊存栏达到15万余只;同时还建立了市级节粮矮小型蛋鸡祖代场,市级肉兔原种场和长毛兔原种场;二是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201x年全市出栏瘦肉率在56%以上的瘦肉猪790万头,占全年生产出栏量的44.38%,分别比1998年增加740万头,提高41.38个百分点;出栏牛44万头,出栏率达到26.9%,比1998年提高近12个百分点,出栏牛体重也由1998年的250千克左右提高到300千克左右,提高50千克;山羊出栏率达到98%,比1998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出栏体重提高5千克左右;长毛兔只平产毛达到0.6千克,比1998年提高近0.25千克;三是草原建设初见成效。到201x年,我市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达12.4万公倾,围栏草地11万公倾,分别比1998增长11万公倾和11万公倾;四是动物防疫成效显著。我市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口蹄疫清净无疫,近几年做到了无大疫情况流行,极大地降低了灾害性,疫病方面的损失。
(2)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几年的结构调整,明显提升牧业经济效益。据调查,农户饲养一头优质瘦肉猪,可比饲养传统生猪增收80-100元。饲养一头西杂一代改良牛,头平增收800元左右,饲养一只良种或改良山羊,只平可增收50元左右,改良一亩草地,可增加优质牧草产草量2.5倍。改良前的一亩天然草地,一亩难养一只羊,改良后,每亩可养三只羊,载畜量得到成倍增长。201x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66.2亿元,比1998年增加22.7亿元,增幅达15。82%,其中仅猪、牛、羊等优质品率的增加部分就达3亿元左右。
3、畜产品价格变动和供需关系变化情况
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畜产品价格稳步提升,据基点调查,201x年我市仔猪价格平均为7.5/千克,活猪出栏平均为5.2/千克,牛、羊肉价格平均为11元/千克和10.7元/千克,分别比1999年上涨12%、6%和8%左右,禽蛋等畜产品价格涨幅也分别达到5-10%之间。我市畜产品价格稳步提升,一方面得益于通过结构调整,全市畜产品优质品率明显提高,满足了市场对优质畜产品消费的增长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市在结构调整中,狠抓了产业化经营,实施了“订单型”畜牧业,确保了畜产品产得出,销得走。在这方面天友乳业的3万吨收奶订单,秀山的10万头优质猪肉和云阳的20万只山羊外销订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第三方面,近年来我市围绕结构调整,重点抓了优质瘦肉猪,优质牛、羊的外销工作。全市生猪的30%,牛、羊的40%外销到广东、上海等地。在猪肉及制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201x年全市猪肉及制品出口俄罗斯、港、澳、东南亚10500吨。
4、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x年我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6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比1998年增加4.76 个百分点,产值增加22.7亿元。在畜牧业产值中,生猪产值占67%,比划1998年下降近4个百分点,草食牲畜的比重和产值均有所提高。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产值的增长,直接拉升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1x我市畜牧业人均收入达42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20.45%,分别比1998年增加150.32元和提高5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情况
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
1、产业结构变化明显
(1)、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趋优。以生猪良种工程为重点突破口的畜牧业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一是畜禽良种覆盖率提高。目前良种母猪的覆盖率已占全市存栏母猪的90%以上,比199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在良种山羊、良种牛推广方面也加大了力度。至201x年,我市蛋禽良种覆盖率已达70%,牛、羊、兔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25%、35%和80%,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10、15、15和10个百分点。二是畜产品中肉类比重和猪肉比重比例有所下降。与1998年相比201x年肉类占畜产品总量的比重下降了2.55个百分点,蛋奶比重提高了2.55个百分点。在肉类中猪肉下降了4.7个百分点,牛羊兔肉和禽肉分别提高了3.1和1.6个百分点;三是生猪稳定发展,牛羊增幅强劲。近年来,我市生猪数量基本稳定。年出栏数稳定在1750万头左右,但牛羊自1998年以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奶牛存栏和牛奶生产也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201x年,我市奶牛存栏2.5万头,产奶8.9万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66.67%和72.13%。
(2)畜产品品质调整趋优。畜产品优质品率有了明显提高。通过生猪良猪工程的实施,我市已结束了无“洋三元”猪的生产历史。201x年,全市瘦肉率在56%以上的优质瘦肉猪出栏790万头,比1998年近50万头增加740万头,优质猪肉比例已占到猪肉产量的44.39%,优质牛羊的比率也分别达到15%和30%。分别比1998年提高5和10个百分点。
2、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始改变。结构调整前,我市牧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为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牧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特点、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的特点在贫困山区十分突出。结构调整后,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化生产,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市牧业生产格局及特点。一是表现在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合川、江津等25个优质瘦肉猪基地县已具备年生产200万余头瘦肉率在60%以上“洋三元”、PIC优质瘦肉猪和400万头瘦肉率在56%以上的优质瘦肉猪的生产能力;以壁山、江津、沙坪坝等14个区县为重点的优质肉禽兔基地县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了近郊肉兔生产基地、其中仅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家禽产业协会,就聚集了20余户家禽养殖大户,年出栏肉鸡近300万只,以沙坪坝、南岸、渝北等近郊8区的奶牛基地初具规模,该区域集中了全市奶牛存栏的90%和产奶量的90%;二是“订单型”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在结构调整中,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在市场开拓,“订单型”畜牧业方面取得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市畜产品中优质瘦肉猪、优质牛羊,尤其是活羊外销势旺的有利形势,发挥专业营销组织,专业营销人员以及龙头企业的作用,狠抓“订单型”畜牧业的典型样板和示范带动作用。如秀山县充分利用南下广州通道的地域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瘦肉猪,已获得了外调广州10万头猪肉订单。其它如云阳县、酉阳县的山羊、江津、奉节的“洋三元”优质瘦肉猪,合川的PIC配套商品猪,荣昌、永川的优质仔猪等畜产品均在“订单型”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上开始起步,有的还开展了网上交易,三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我市围绕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抓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已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12家产业化企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涉及到良种生产,畜产品加工,奶牛基地建设及乳品加工,中兽药材基地建设及中兽药生产等领域,带动近1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生产领域。
3、技术结构开始调整
为改变我市“唯猪是牧”的传统生产格局,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我市近年来加大了新型适用技术的维护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一是从1999年开始,我市围绕结构调整,提出了优质瘦肉猪配套技术,优质山羊高床舍饲技术,优质肉牛改良及肥育技术,优质奶牛增产综合技术,优质肉禽生产配套技术,优质蛋禽生产技术,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安全猪肉生产技术等十大主推技术,在全市广泛实施了“家庭小草园”建植模式和农户适度规模养畜等综合措施;二是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四年来,我市围绕良种工程,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训了市、区县、乡三级畜牧技术人员10万余人次;三是畜牧兽医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我市畜牧兽医队伍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已占到60%左右;四是在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技术服务的新方式。在这方面,万州区农业局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不改变区隶属关系和工资关系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三峡牧业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一方面解决了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方面缺乏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的问题,另一方面强化了社会服务,同时增加了这些技术人员的经济收入。
4、组织保障作用明显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是深入推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此,一是市政府连续三年召开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对全市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各区县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明确确立了以分管区县长挂帅,以农牧局为主体的结构调整工作班子,确保了结构调整有人管,工作有人抓;三是为确保畜牧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市政府建立了以市农业局牵头,市里相关部门参加的畜牧业结构调整联系会议制度,共商畜牧业结构调整大事;四是整合力量,项目打捆,全力推进。
5、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市场培育开始起步。到201x年,我市已初步建成市级结构调整信息平台,并对全市40个农牧局和局属10个站所配置了相应设备。全市市级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在市场培育方面,我市也加快了步伐,一是荣昌县市级饲料、兽药、仔猪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计划在万州建立优质牛羊销售市场;三是帮助龙头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大力开拓市外市场;四是扶持营销组织(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参与市场营销。
二、三年来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主要经验
我市是传统的农区型牧业经济,粮猪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十分明显,生猪是畜牧业的主要产业,1998年猪肉占到肉类的85%左右。在历史上,我市是传统的猪肉外销大市,年产猪肉的30%远销京、津、沪、广东等地。1996年以来,由于猪肉品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市所产猪肉外销严重受阻,年外销量急剧下降,到1999年猪肉外销量不到10%,加之自1997年以来畜产品价格长期在底部徘徊,严重制约着我市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基础,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地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1、提高认识
实施结构调整是我市畜牧业处于新阶段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面向市场,着眼于提高质量、效益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调整,是着眼于畜牧业乃至农业长远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全局性调整。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农牧部门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以新的眼光看调整,要以新的思路抓调整。以新的思路抓调整就是要注重三个层次的结构调整。一是调整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区县的比较优势,引导主要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畜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将畜牧业培育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自201x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点是实施好“百万头(只)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化工程”和“百万头优质瘦肉猪出口创汇产业化工程”,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调控、服务、创新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和农户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生产必须服务于市场变化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企业、农户的作用,要让企业和农户主动参与进来。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结构调整中,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行的,但光有政府支持,而没有企业和农户的主动参与,结构调整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
2、确立指导思想。针对我市粮猪二元经济十分突出的产业特点和市场对高品质畜产品的日益增长需求,我们确立了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畜产品商品率,优质品率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大力发展小家畜禽。按此指导思想,生猪以稳定数量为主,重点是优化品种结构,全面提高猪肉质量,牛羊坚持数质并举的发展方针,突出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优质肉禽兔的生产。
3、制定规划,分期实施,抓点示范。为有序地推进结构调整,我们于1998年制定了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并由市政府办公厅转发至各区县施行。在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我们按照“区域布局,分类指导,草畜配套,合理利用,坚持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规划。按照规划,我们把全市分为主城市郊区、丘陵平坝区、三峡库区、中低山区等四个区域,在四个区域确立了不同的主导畜种和畜牧业产业经济。2000年前重点实施以生猪良种工程为重点的生猪品种优化,质量提高的结构调整,201x年后重点实施牛、羊良种工程,旨在全面提高草食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快优质牛羊的发展速度。为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又确立了黔江为优质牛生产示范区,云阳为优质山羊生产示范县,合川市为优质肉猪生产示范市,江津市为全局综合示范市。在示范区县建设中,围绕结构调整重点抓了良繁体系建设,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种草养畜工作的开展,新技术的推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带动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以三峡牧业集团,PIC合川种猪场,天友乳业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突出,万州区已由三峡牧业集团为主,在七耀山建设的50000亩种草养羊基地已开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而合川市以PIC合川种猪场为龙头,在该市掀起了推广P1C良种猪,提升合川市生猪产业基础的结构调整高潮,仅201x年,该市就在64个乡镇建立饲养20头PIC三系母猪的农户及业主210多个,其中饲养100头以上的大户780余户,已推广PIC父母代种猪35000余头,建万头猪场7个,示范带动的效果十分明显。
4、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为确保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针对我市以生猪为主的牧业经济,我们在调整之初确立了以生猪良种工程为重点突破口,实施良种工程、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的三步发展战略。从1998年底开始,市政府先后投入1500多万财政资金,用于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市确立了新荣昌猪I系,“洋三元”,“PIC五系配套猪”三条良种猪的品种优化调整计划,先后实施了“新荣昌猪I系二级扩繁场建设”、“外种猪杂交制种场建设”等项目。在项目建设中,实行业主制,改变原有种场建设以国有体制为主的模式,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广泛吸引非农资金进入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共计吸引资金5500多万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至201x年底,我市25个优质瘦肉猪生产基地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原种场为核心,以扩繁场为网络,以制种户为载体的生猪三级良繁体系。201x年,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将转到草食畜牧业上来。为此我市安排资金3400余万元,通过优质高产奶牛和良种肉牛“两条牛”以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本地良种山羊“三只羊”和优良草食兔良种工程的建设,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大发展。
抓结构调整,必须抓基地建设。1999年后,围绕结构调整,我们先后启动了合川、江津等25个优质瘦肉猪基地建设,黔江、彭水等10个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云阳、酉阳等26个优质山羊基地建设,渝北区、南岸区等9个优质高产奶源基地建设,璧山、江津等14个优质禽兔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抓商品基地建设必须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营销组织,专业营销户,专业场站等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我市近几年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已先后有天友乳业、三峡牧业集团,合川PIC种猪场等龙头企业的建立和介入。2000年又有广东温氏集团进入我市璧山县,已成立璧山温氏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计划带动农户,出栏肉鸡1500万只,经过两年的发展,今年可望出栏肉鸡1100余万只。
5、整合力量,共同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为推进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领导,加强部门的配合协作。我市政府明确要求,由市农业局牵头,计委、农办、科委、财政、扶贫办、开发办、农业产业办等部门组成畜牧业结构调整联系会议,并形成制度,共商畜牧业结构调整这件大事,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结合起来,特别是扶贫资金,草食性牲畜发展主要在贫困地区,要利用好扶贫资金,加快贫困地区草食牲畜发展。对不同渠道的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全方位、大手笔,共同做好结构调整这篇文章。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畜产品加工业滞后
我市人均耕地面积少,不足1亩,但耗粮高的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却高达85%,远高于世界平均38.8%的水平,草食牲畜特别是牛肉的比重仅占3.9%,远低于世界平均26.3%的水平;我市肉蛋奶的比例为100:19.6:4.1,奶蛋类产量显著偏低。
畜产品质量不高,名、特、优产品数量不足。优质瘦肉猪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总量仍难以满足需求。优质禽肉,特别是一些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性产品供不应求。我市尚无生产高档牛肉的专门生产、加工企业(基地)。
畜产品加工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比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量占畜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60—70%,而我市的加工比重极低,其中肉类的加工比重不到5%,且加工技术较落后,企业规模较小。在畜产品加工方面,还存在着加工深度不够、花色品种较少和优质高档品种比重低等问题。畜牧业生产与加工发展失衡,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2、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一是种畜禽场结构不合理。除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外,草食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刚起步,小家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更少。高代次场不足,种畜禽选育不力,退化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供种质量。二是种畜禽场规模小、效益低。三是基础设施简陋,选育手段落后。四是对地方优良品种保护不力,造成品种退化、混杂,不利于新品种选育与开发。五是种畜禽性能监测手段落后。我市至今未建立种畜禽性能监测中心及配备相应的设施(备),严重影响种畜禽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3、兽医工作基础薄弱
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我市的兽医工作仍存预测报体系不健全、监测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和疫病扑灭无足够物质保障等问题。各类药物、化学物质、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影响了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兽医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与未来畜牧业发展以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要求极不适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草山草坡质量差,饲料监管体系急待加强
我市有3200多万亩草山草坡资源,但草地质量差,单位草地载畜能力低,改良草地比例小、草畜不配套。存在高山地区有草无畜,低山地区有畜无草及饲草供应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饲料监管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1)饲料监测手段落后于生产实际。现在饲料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加入违禁药品,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不管从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还是从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均落后于生产实际,饲料安全问题影响到人的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已加入WTO,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还将影响到我国的畜产品出口。(2)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添加剂和预混料企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农业部从2000年起实行饲料行业检验化验员等三个工种就业准入制度,通过几次培训,发现三工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技术掌握能力低,培训工作任务繁重。(3)管理体系自身建设差。市饲料所自建所以来大型检测仪器添置较少,技术储备不足,以至某些必须开展的项目至今还未开展。区市县饲料站人员少,执法力度不强。(4)饲料安全监控责任重大,但经费严重不足。
5、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
在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势下,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完善,宏观调控不力等问题,也已成为制约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障碍。一些地方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行为不规范、损害饲养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和个别部门搞市场封锁,破坏了畜产品的有序流动。市场信息传输渠道不畅,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产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生产者手中,致使供需结构不平衡,地区结构不合理,供给过剩与需求短缺同时存在,阻碍了生产的正常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打箅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目标、方针为指导,以增加我市畜产品总量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建立外向型畜牧业生产发展基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战略”;推动畜牧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抓好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畜牧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发展思路
打造畜牧强势经济,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赋予新时期我局的重要职责,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畜牧业要紧紧围绕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继续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着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实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x年到201x年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畜牧业工作总体思路要进一步明确,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做好两个对接--与畜牧双百万工程和农业部肉山羊优势产区,优质生猪优势产区做对接。实施 “四轮驱动”——生猪支柱产业、草食畜优势产业、小家禽特色产业、饲草饲料配套产业, 抓好“三个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及养殖示范小区建设、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亿元畜牧经济强镇建设,强化“两个监管” ——动物疫病防治监管、饲料兽药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12432”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来全面推动做大做强我市畜牧产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到201x年,建成以渝西和库区部分地区为重点的出口加工型生猪生产基地区、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带、以都市经济圈和渝西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肉禽、肉兔、禽蛋、奶牛特色产业群,全市畜牧业产值(现价)达到2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39%提高到50%左右,全力打造畜牧业强势经济。
五、政策建议
(一)投资政策
1、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
畜牧业结构调整及其重点项目实施需要大量资金,而各级政府财力有限。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各个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国家投资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市财政和各区(县、市)财政。我市应抓住直辖、西部大开发和三峡移民开发的机遇,争取中央对我市畜牧业的重视和投资倾斜。市及区县应相应增加财政投入,部门资金拼盘打捆,加大投入力度。増増
企业、农村集体和个人是投资的主体,要积极鼓励他们向畜牧业投资。银行是畜产品加工投资、企业流动资金、引种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具备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银行应积极为之做好金融服务,政府资金可予以贴息。
2、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投资机制
畜牧业结构调整所涉及到的所有投资,应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作,同时,也要考虑加入WTO以后,投资对象、投资方式是否符合WTO的有关规则。
(1)投资机制框架: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事项,国家引领投资方向,尊重农民投资意愿;谁投资谁受益,国家保护,长期不变;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国家重点扶持公益性、基础性和示范性项目,经营性项目由企业、银行和个人投资为主。
(2)政府投资方向:国家财政资金投资方向主要有六类:一是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包括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活畜交易市场及信息体系、草场改良及草种基地、培训中心等;二是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三是以有偿资金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四是可用于银行对龙头企业和个体养殖户贷款的贴息;五是用于技术培训支出;六是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费。
(3)对龙头企业的投资机制:国家对龙头企业兴办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可给予直接无偿投资、对银行贷款给予贴息两种投资方向外,国家对龙头企业的经营性项目,应采取有偿使用或股份制的投资方式。对于带有社会效益的低盈利项目,可采取资金有偿使用的方式(周转金)予以扶持。而对于一般的经营性项目,政府应当用股份制方式投资,即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益按投资所占的股份参与分配,必要时国家可转让股权,通过资产变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地方投资政策
各区(县、市)重点是做好国家和市支持项目的投资配套、安排必要的前期工作经费、建立畜禽保险金、畜禽风险基金等。增加财力,加大对畜牧业开发项目的投资。
4、融资政策
融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一种是农户。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政府不能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审贷职能,应从产业政策上进行积极引导。对企业而言,政府可通过贷款贴息方式,降低其贷款风险,引导银行放贷,但还款担保和资产抵押由企业自行承担。对农户而言,解决资金不足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由龙头企业向银行承贷,再转贷给农户,龙头企业从回收的产品中分期扣款。这种方式已在我市奶牛养殖中采用,可积极推广。二是对于分散的养殖农户,可以小额信贷的方式向农户放贷,实行连环互保。三是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在成员间进行资金互助。
(二)促进畜牧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
1、龙头企业的引入政策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竞争原则,龙头企业的引入不应设限,应鼓励企业自由进入畜牧业开发领域。考虑到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需要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引入龙头企业可采取以下政策:
(1)猪肉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市有大正、市种畜场、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国际公司及生猪主产区(县、市)的食品公司等,加工能力过剩。为防止过度竞争,建议暂不引入新的龙头企业。
(2)牛奶加工企业在我市有天友、海浪、太易等八家企业,已有一定加工能力。为防止过度竞争,建议暂不引入新的龙头企业。
(3)牛羊肉加工企业目前比较弱小,仅有阳春等有限企业,其规模不大,国内知名度不高。建议在肉牛、肉羊饲养较集中的三峡库区引入一家大型加工龙头企业。
(4)发挥小型龙头企业的作用。企业有大有小,产品数量有多有少,不能认为龙头企业越大越好。如肉兔、肉鸡、肉鹅、肉鸭等都是小产品,活畜的运销也不需要大型企业。这些产品对局部区域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扶持或引入部分小型龙头企业,重视发挥其作用。
2、投资扶持政策
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各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导向投入。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积极支持解决其技改贷款以及收购流动资金贷款。
政府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包括贷款贴息、资金有偿使用和无偿投资三种。
3、税收扶持政策
按照国家《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精神,市及区(县、市)政府要严格落实对畜产品龙头企业的税收政策。对畜产品龙头企业从事畜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所得税;对于符合国家内、外资企业鼓励产业政策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畜产品加工设备,除按照国家规定的不予免税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畜产品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扣除外,年终经由县以上主管税务局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畜产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可按照规定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4、组建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成为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提供信息咨询、资金互助、价格协调、购销服务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农民欢迎。为加快我市畜牧业产业化步伐,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应积极鼓励并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规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可采取三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办合作社。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很好地解决龙头企业与农户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三是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某种经济关系。有的是相互参股,有的是互为成员,也有的是合同契约关系。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后,不仅要积极开展自我服务,还要经常与龙头企业协商、协调,协助龙头企业获得质量合格、必要数量的货源,同时保护农民的利益。
如果觉得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年度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怎么写,工作总结报告,年度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怎么写,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汇报,